2009年12月22日星期二

香港科技創業仍有可為

容志偉

2009年12月22日 信報 經管錦言 37版

科技創業是很多香港工程師及大學生;特別是資訊科技和電子工程相關人員的夢想。創業者希望可以透過創造新科技,既改變世界,也為自已帶來不俗的回報。

然而,科技創業的死亡率很高。每間科技創新企業倒下來的原因各有不同,倒下來後,創業者很多時都會認為他們公司的科技其實不錯,只是由於他們身處香港,沒有足夠支援,所以科技創業很困難,並不是創業者的問題。當然,科技跟香港可以算是兩個格格不入的名詞,只有少許相關的政府政策,集資困難,只有零星的天使投資者。

消除科技創業盲點

筆者也有直接參與及投資在不同的科技創業公司,相信科技創業在香港還有可為,只要創業者能夠克服香港工程師及大學生的一些盲點,成功的機會便會大大增加。

科技創業的其中一個要素是有真正科技和創新成分,不少工程師出身的創業者所面對的困局是,用創業者自已認為是很有科技成分的知識去實行創業計劃,但原來那種技術或其替代科技在其他地方已經是很普遍,只是創業者不了解或不知道,結果當完成產品研發及嘗試推廣後,創業者才發現產品根本沒有市場。有一些個案更是在完成產品研發後才發現侵犯了其他公司的專利,結果當然是失敗收場。

另一個科技創業的盲點是創業者以為有了一項超級科技及法律專利保護便可以成功,而忽略了商業模式, 一項超級科技,如果沒有可行的商業模式來配合,通常都會失敗,但一個平凡新科技,配合有效的商業模式卻有機會成功。

怎樣推廣? 怎樣分銷? 怎樣營運? 收入從那裡來呢? 這些都是創業者必須正視的問題,商業模式其實比科技更重要,因為科技創業可以用來「燒」的資金通常都不會太多,如果在創業股東及投資者的資金都用光之前,產品還未能帶來正現金流,創業公司便會倒下來,工程師很可能沒有足夠的知識去應付這種情況,或許工程師可以考慮修讀MBA來充實這一方面的不足,透過 MBA課程,工程師可以得到營銷、財務、管理等知識來實現夢想。

不過,最重要的是有毅力及恒心。很多創業者在開始時都充滿鬥志,然而過了一段時間,遇到不同的困難及挫折後,便有點意興闌珊,失去了衝勁,其實,困難及挫折是必然發生的,無論創業者是兼職或全職創業,也應要有放棄大部分私人時間的準備。

改變「打工仔」心態

同時心態上也不應以打工的心態去計算結果,因為花了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完全沒有回報,而創業工作要求的效率相比一份「打工仔」工作要求的效率還要高,如果創業者心中覺得這不是味兒,或許創業者應想想自己是否適合創業。

筆者於十年前在大學讀碩士研究時,有幸和三位教授一起創辦一間科技公司,成為創辦股東。

開始的時候,辦公室是在大學旁邊的一間村屋,沒有太多資源,筆者和另一位股東在村屋中慢慢由零開始,負責了所有的營運、技術開發、財務會計等工作,我們面對不同的困難及挫折,但也積極面對,每日的工作時間都非常長,有些時候晚上也會在辦公室睡覺,日出之後又繼續工作。如果當時我們其中一個放棄,也沒有了以後的發展,經過三位教授的努力,和幾代工程師的創新,十年後的今天,公司已得到了市場的認同——這間公司便是上星期於創業板上市的幻音數碼 (08248)。

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無論是美國硅谷這片科技創業聖地,成為亞洲電子及半導體中心的台灣,以致中國上海或北京,香港科技創業的條件無疑是有所不及,但只要有不俗的科技及創意,實際可行的商業模式,以及最重要的毅力和恆心,香港科技創業還是有可為的。


1999年: 筆者與另一位股東攝於幻音數碼的創業村屋"辦公室"門外 -- 香港科技大學旁邊的大埔仔村52號地下


2009年: 筆者與其中兩位教授股東, 崔志英教授及鄭樹坤教授, 攝於港交所舉行的幻音數碼上市儀式.

香港科技大學MBA校友會


Hit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