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2日星期一

以藝卷制達致藝術普及

容志偉 三十會

2007年10月22日 蘋果日報A18版

今年在英國舉行的Britian’s Got Talent (跟香港的殘酷一叮同樣形式的節目, 而勝出的參賽者會於英女皇面前表現)節目中, 參賽者Paul Potts在比賽中表現歌劇, 唱出著名歌劇杜蘭朵中的名曲 ”公主徹夜未眠”, 成功擊敗其他參賽者, 於總決賽成為全英最受歡迎參賽者, 奪得冠軍. 隨即獲得唱片公司合約, 灌錄唱片, 更成為全英銷量第一. 試想想, 若Paul Potts在香港參加殘酷一叮, 表現歌劇, 以香港社會中有限的對藝術有基本認識及興趣觀眾數量, 恐怕Paul Potts會被一些攪笑胡鬧的表演擊敗, 初賽也通過不了.

觀眾十年人事無翻新

西九項目又再次上馬, 除了營運及管理的人才問題外, 社會人士亦批評政府沒有藝術教育和普及的政策. 即使有紐約和倫敦般的硬件, 再配上一流的管理人才, 但政府仍沿用現有的政策, 沒有長期的觀眾, 而社會對藝術認識仍非常有限的情況下, 香港要成為如紐約和倫敦水平的文化之都仍會是遙遙無期.

實則, 政府有藝術教育和普及的政策, 只是由始至終, 事倍功半, 成效一般. 例如, 剛剛在文化中心上演的歌劇阿伊達, 每場都座無虛席, 更需要加場, 好像香港有很多的觀眾. 但現實是觀眾的數量有沒有增長呢? 在十年前, 阿伊達也曾經在香港上演. 當年筆者在台上飾演一個唱男高音的小祭師, 看到台下的也是同樣的情況. 每年都會看歌劇的, 繼續去欣賞, 十年前不去欣賞的, 今年無論怎樣邀請也是不去.

每年的歌劇演出前, 康文署(或之前的市政局)也會舉行一些簡單的講座, 介紹歌劇的內容和製作過程. 但有多少市民知道這些講座而又會出席呢? 而又有多小因出席了講座而去買票呢? 結果, 十年後的今天, 除了一批因有朋友參與演出而去欣賞的新增觀眾.仍是同一批觀眾去欣賞. 即使加了場, 總場數其實跟十年前是一樣的.

又例如, 在文化中心欣賞由政府資助的香港管絃樂團的演出時, 很多時都會見到一批中學生在欣賞. 他們都在寫一些筆記, 因為他們來欣賞的目的是要交功課. 再細心一看, 大部份其實都是在不耐煩地坐著, 還不時製造一些噪音影響其他觀眾. 興趣也未有培養出來, 只希望音樂會可以快點完結. 交過功課, 又有多少個會成為長期的觀眾呢?

與其花資源去進行廣泛但表面的藝術教育和普及而沒有多大的成果, 政府其實可以改變政策, 集中資源, 教育及培養一批已經對藝術有基本認識及興趣, 但卻不是長期觀眾的市民, 使該批市民對藝術有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 繼而透過這批新增的市民去加大長期基本觀眾的數量. 當基本觀眾數量達到群聚效應要求的數量, 藝術欣賞及參與會變成一種潮流, 而政府再推行任何廣泛的藝術教育和普及政策時, 便會事半功倍了. 但怎樣去執行這種集中資源政策呢?

集中資源培養欣賞力

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有關藝術考試考生數目的資料, 只是計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術科考試的人數, 每年都已經差不多有70000人. 無論這批考生是應考一級或八級的考試, 這70000人肯定對藝術有一定的興趣及比較深入的認識. 政府可以在現有的學生買票計劃以外, 集中資源去資助這批考生去欣賞藝術表演.

其中一個方法可以是參考學卷制的模式, 考生可以每年透過出示於術科考試達到某個級數的証明, 來換取一個相應數量的藝術欣賞資助卷. 考生可以使用藝術欣賞資助卷, 以更低的價錢去購買他們自行選擇但不可轉讓的藝術表演門票. 除了價錢更低外, 這個方法更可以鼓勵這批考生及認同他們的努力, 使他們有成就感,產生更大的誘因去欣賞藝術表演, 從而慢慢培養習慣, 變成對藝術有興趣又有深入認識的長期觀眾. 另一方面, 這個方法也是對家長的一種認同和回饋, 鼓勵更多的家長去培育小朋友藝術興趣和能力, 政府便能同時使用民間資源去達到教育及培養對藝術有基本認識及興趣的長期觀眾的目的. 也間接利用市場力量為藝術界引入競爭. 這比起胡亂增加各藝術界別團體直接資助, 更具效率.

Hit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