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星期二

重發的士牌啟示

容志偉

2016年6月21日 信報 經管錦言 B14版

一個商業機構,最短的壽命可能只有數個月(例如現在的大部分初創科技公司),能夠持續經營的也可能只有十多年壽命。能夠持續經營過百年的公司,可說是萬中無一。客人會變,需求會變,時代也會變。變幻本是永恒,怎樣可以做到長久持續經營呢?

筆者在過去十多年不斷聽到一些投資建議,說買了香港的士牌是一勞永逸的投資。無論客人怎變,需求怎變,時代怎變,也是一個實賺無賠的永恒投資,因為香港政府不會再發出新的士牌。那麼,一間投資的士牌的公司便是那些能夠長久持續經營的公司?

為何投資的士牌是實賺無賠的永恒投資?因為投資者假設了政府不會再發出新的士牌。但政府曾幾何時保證無論任何情況也不會再發出新的士牌呢?

此外,現在政府建議發新牌,更有可能毋須牌費。有評論便說這對原有投資者不公平,不符合理期望。無論是以公司形式投資了很多的士牌(俗稱車行),又或個別司機買的士牌來駕駛的士維生,都是一種投資行為。

在資本主義社會,從來都沒有投資是一定不會賠本的。投資可升也可跌,有回報必有風險,那又可以投訴什麼呢?

投資的士牌公司車行的經歷,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讓我們學習怎樣可以將公司做到持續經營。

忽視顧客意見拒創新

為何車行好像突然才發現政府會發新牌而毫無預知能力呢?真正的問題是他們忽視顧客意見、抗拒科技創新和無視政策風險。

首先,忽視顧客意見是香港人所共知的事情。司機選擇客人、態度惡劣、濫收車資等,都是很多市民投訴了不知多少次的例子。車行老闆不知道嗎?沒有可能。但為何不去想辦法令租車司機改善呢?因為沒有誘因讓車行老闆作出行動。

在車行老闆眼中,牌價和牌租,跟顧客意見是沒有關係的。問題不解決,但又無替代品,因此車行老闆只會想怎樣可以使牌價繼續上升。當其他人和政府對其沒有辦法時,車行當然可以繼續忽視顧客意見。但時間長了,這也成為了殺頭的遠因,只是靜待一個時機吧。

另外,叫車應用程式(Apps),無論是用於客貨車、私家車或的士,都已經面世了一段時間。這些應用程式的出現,其實已經給了車行老闆最後警告,預視了乘客會透過科技奪回決定權。

不過,顯然車行老闆並沒有理會這個最後警告,只是繼續希望牌價上升。他們可能輕視科技對傳統商業模式的破壞性,也可能認為根本事不關己。但應用程式的出現,最後令到市民醒覺,並逼政府出手。也因為應用程式的出視,市民和政府便有更容易的辦法去解決問題。

車行到今年才推出叫車應用程式,不但為時已晚,該叫車應用程式的質素更是慘不忍睹。

最後,如果任何一間公司的成功是依賴政府的一個政策的話,公司領導人必定要是在成功的那刻已經準備好,如果政策有任何轉變,公司應該要怎樣轉型,以及怎樣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執行應變計劃。

一朝天子一朝臣,政策從來都不可能準確計算,商業公司只可以作多手準備。難道真的好像車行面對現在的境況,燒車堵路便可以令政府不再發新牌嗎?

其實,上述三個問題:忽視顧客意見、抗拒科技創新和無視政策風險,都是十分基本,但偏偏就是很多不能長久持續經營公司的核心問題。一間公司會否面對轉變?這視乎公司領導人有否遠見。

車行領導人欠缺遠見

如果一個公司領導人有遠見,斷不會忽視顧客意見後,又預見不到這會是導致殺頭的遠因;也斷不會抗拒科技創新,到最後一刻才交一件不合市場要求的新產品虛與委蛇;更斷不會相信一個政府,無論有沒有改朝換代,都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恒久不變、只有回報但無風險的政策。

由一個缺乏遠見的領導人來帶領公司,公司都應該不可能長久持續經營。即使公司現在表面看來沒有問題,但這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正如香港的士業,已經到了一個不可逆轉的臨界點,會發生的始終會發生,車行老闆也要為沒有遠見而付出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