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7日星期二

香港工業需要改變

容志偉

2009年2月17日 信報 經管錦言 27版

香港的工業曾經是香港的支柱, 無論是電子, 紡織, 玩具 等都是帶動香港進入全盛時期的重要行業. 隨著大陸改革開放, 各種工廠都遷入大陸. 基於成本考慮, 將所有生產線遷入大陸實是明智之舉. 然而, 於生產線遷入大陸後,只是留下銷售人員於香港聯絡客人, 仍然以OEM形式運作, 沒有自行開發的技術和設計.

對創新科技的態度

隨著國內民企不斷累積經驗, 國內工廠的生產能力, 質素及價格已經可以跟港資工廠一拼. 有一些進取的國內民企更已積極培養科研隊伍, 以便利用科研領域上的優勢去取得更多的訂單. 正因為如此, 香港工業的競爭力已大不如前, 有些外國企業的亞洲區採購辦公室已搬離香港, 而改駐深圳, 廣州, 上海等地.

很明顯的情況是如果香港工業不作出任何轉變, 香港工業很有可能會不敵國內民企而全面消失. 或許有不少人會認為香港根本不需要工業及科研, 只要有四大支柱行業, 特別是金融, 便足夠. 但看看在金融海潚下香港所受的衝擊, 便可知道只靠金融會肯定是一條死路.

香港工業可以怎樣改變呢?

首先是改變對創新科技的態度. 創新科技的口號已經說了多少年. 但無論因為廠家短視的問題(如往往說回報期過長, 不如投資股票), 又或因為政府沒有積極支援及相關政策而放棄, 除了很小數的廠家外, 香港工業的廠家就是對科研沒有興趣, 或只是成立為說明工廠有科研人員但沒有資源的科研隊伍, 只能出產一些很普通的產品. 創新科技不只是口號, 最重要是真正實行. 雖然政府沒有相關的積極支援政策, 但也不可以坐以待斃.

香港工業忽略科研人才

另一個的改變是加強對科研人才的提攜及提昇科研人才的地位. 在美國矽谷, 科研人員及工程師是一個高尚的職業, 人工絕不比管理人員低, 工程師在仕途上可以專注科技研究 其他事情會由其他員工完成. 在無需轉為管理人員下, 也可以繼續升職加薪, 直至退休, 因可以專注科技研究, 工程師便有更大機會能夠開發新技術, 繼而變成商機.

然而, 在香港, 科研人員及工程師無論地位及人工不及很多職業. 即使工程師有好表現, 如要升職加薪, 便要升為管理人員. 但當成為管理人員後, 每天的工作很可能變成行政工作, 或應付辦公室內的種種問題, 繼而不能專注科技研究. 那香港工業怎會有自行開發的新科技呢? 其實香港的大學每年都出產不少出色的科研人員.

筆者每年都回到大學的工程學院作為一年級及二年級本科生的Mentor. 和這批本科生交流時, 發現他們都有不錯的潛質, 也很有熱誠, 希望為香港的科研出一分力, 研究新產品. 然而, 當筆者和一些有一至兩年工作經驗的畢業生交談時, 發現他們已經熱誠不再, 因為他們發現香港的科研根本不存在, 而他們的地位及人工也比很多同期畢業的同學低.

而這現像也不只是發生於擁有學士學歷的工程師身上, 筆者有一位有博士學歷的工程師朋友, 希望在科研上有些貢獻, 更不介意要和其他工程師要長時期穿梭於國內和香港. 但兩年後終於敵不過長時期被忽略及辦公室內的種種問題而離開. 如果這個情況不改變, 無論政府投放多少資源去培養科技人才, 也會事倍工半.

對新方式的看法

最後的一個改變是要改變對新產品及新方式的看法. 現代資訊發達, 使每人都可以很容易得到新資料, 因而可以很快速地創造不少新產品及新商業模式, 特別是在亙聯網世界長大的年青工程師, 由於沒有太大包袱, 可以很容易創造一些極具創意的新產品. 然而, 這些新產品的建議, 很多已在中層管理層被否決了, 原因是管理層對新產品只會抱懷疑的態度, 不願冒險, 希望只靠不斷作少許改動來延續之前曾成功的方程式或產品. 沒有了新產品及新方式, 在全球一體化的市場下, 根本是沒有可能成功的.

其實, 所有的改變是建基於一種創新和冒險的精神, 而這種精神也是香港由來已久的成功之道. 只要重拾這種精神, 香港工業還是有希望的. 正如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於一月訪問澳門時所說的兩句話: 只要精神不滑坡, 辦法總比困難多.

香港科技大學MBA校友會


Hit Counter

沒有留言: